首页 > 心理文章

心理文章

Center for dynamic

【积极心理学】幸福生活的七大秘诀

发布日期:2016.08.08

【积极心理学】幸福生活的七大秘诀

很多人难以找到真正的幸福。
原因何在?
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幸福?
心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显示,
答案在于那些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

英国《金融时报》
尼克•鲍德哈维 卡尔•威尔金森 报道


很多人难以找到真正的幸福。原因何在?心理学研究显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非常不擅长预测:当面对诸多生活经历时,自己会做何反应?因此,我们最终会做出可能有害于自己情感健康的选择。哈佛大学(Harvard)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Dan Gilbert)表示,我们往往会高估——而且是明显高估——某种经历对我们情绪影响的程度与持续时间,比如加薪、挚爱的人去世、甚至搬往某个一年到头阳光明媚的地方居住。这完全是因为,当我们试图想象某种经历会对我们的情绪产生何种影响时,我们往往会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在所讨论经历最突出的一些特征上。

在我们的脑海中,洛杉矶=阳光明媚的天气;金钱=漂亮的汽车与奢华的假日。然而在现实中,许多我们往往没有考虑到的、不那么突出的特征,将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举例来说,洛杉矶实际上距离我们的朋友与家人有数千英里之遥;而我们要赚更多钱,就必须更努力地工作。正因如此,当我们盲目地追随自己的想象、或者“什么让我们幸福”的传统观点时,我们往往得不到幸福。

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找幸福?心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显示,答案在于那些我们已拥有的东西——比如朋友和家人。幸福的秘诀,就是把我们更多的时间与注意力,投入这些充满幸福感与满足感的经历。

正如美国犹太教教士海曼•萨哈特(Hyman Schachtel)的那句名言:“幸福不是拥有你想要的,而是想要你已经拥有的。”

秘诀之一:很多幸福用钱是买不到的

幸福研究领域的最著名发现之一是,很多幸福是金钱买不来的,或者至少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多。经济学家理查德•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表示,部分原因在于,我们对于别人收入的关心程度,要远远超出对我们自己收入的关心。

对于那些最基本需求已得到满足的人而言,只有当金钱可以带来更高的社会地位时,才会意味着更多幸福。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其他人也逐渐变得更为富有。不同地区的人们的对比群组不同,举例而言,那些生活在伦敦较富裕地区的人,每年或许得挣至少20万英镑,才能确保自己的处境远远强于多数其他伦敦人——即使是这样的收入或许都不够。

此外,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心理学家丹尼尔•卡纳曼(Daniel Kahneman)表示,之所以说幸福与收入的关系较为松散,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证据表明,一般而言,更富有的人往往用更多时间从事不会带来更大幸福感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紧张及压力程度略高——例如工作、育儿和购物。相比之下,收入较低的人往往把更多时间花在幸福感十足的事情上,例如与朋友社交,以及休息和看电视等其它被动的娱乐活动。

然而,当有人提醒这些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考虑收入对幸福的影响时,他们在评估时往往更多地关注金钱的传统潜在价值。由此得出了以下结论:富人的生活肯定远比穷人幸福。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穷人能够——而且确实经常——比富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秘诀2:朋友比法拉利价更高

有多少钱才能让我们感到幸福?这很难说,因为收入对幸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同事、邻居和朋友们的收入。不过,一般而言,要说出需要多少钱,才能让一个离群索居的人和社交积极的人同样幸福——既不多也不少——则要容易一些。

对于各种不可买卖的物品(比如友谊或婚姻带来的乐趣),其价格的计算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理念,它是由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wald)上世纪90年代初率先提出的。想象一下,一般来说,金钱会让人幸福。再想象一下,那些每天都能看到朋友的人,要比那些离群索居的人幸福得多。那么,原则上讲,我们有可能计算出还需要多少额外收入,才能恰好弥补社交生活匮乏给某人造成的损失。

例如,在英国,根据一种自行报告的7点幸福标准,收入增加1000英镑,将令幸福感上升大约0.0007点。另一方面,更频繁地会朋友,将令幸福感提升约0.161点。这意味着,用喜好交际的生活换取离群索居的生活,需要收入增加大约 0.161/0.0007英镑,即每年23万英镑左右,略高于一辆熠熠生辉的法拉利新款612 Scaglietti。

秘诀3:中奖不会立刻让人幸福

近期研究中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显示:中奖赢得1000英镑(或更多的钱)不会立刻让你感到幸福。相反,中奖者需要2年的时间,才能开始享受自己的奖金。这与劳动所得对幸福感的影响形成了鲜明对比:加薪往往会给一个人的幸福感带来一些立竿见影的改善(同样,其效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明显)。但为什么要用2年时间才能感觉到中奖的喜悦呢?一种假设是,虽然传统经济理论通常认为只要是钱,就没什么两样,但事实上,中奖赢得的1英镑与挣到的1英镑有所不同。

我与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Andrew Oswald)和雷纳•温克尔曼(Rainer Winkelmann)在彩票中奖者中,对“滞后应得感”进行了新的研究。研究发现,挣得的收入被认为是本质上应得的,中奖得到的钱则不是。中奖者不会立刻认为这些钱是自己完全应得的,因为中奖会造成一种不必要的认知偏差——一个人头脑中存在两种矛盾想法的过程。中奖者认为:“这钱让我开心,但我不确信自己是否真的有权使用它们”。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中奖者可以说服自己,让自己认为这钱是自己应得的。凭经验而论,认知偏差的逐步消失大约需要2年时间。有趣的是,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在人们的心目中,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的收入份量不同:人们对获赠和继承收入的看法,与对工资与中奖收入的看法截然不同。

钱和钱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秘诀4:失业也无妨

失业是人生中最悲惨的经历之一,比离婚更甚。这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失业后会丧失稳定的收入来源。尽管如此,与有工作、但收入相同的人相比,失业者所报告的幸福度也明显更低。失业的精神成本,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丢掉工作所造成的社会耻辱感和对自尊心的伤害。

不过,这个问题还有另外一面。虽然失业者和就业者的福祉都会因失业而降低——后者可能是因为这造成了失业的预期——但当其他很多人(比如同事、邻居、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甚至家庭成员)也失去工作时,失业现象对失业者的影响就会显著降低。

巴黎经济学院(Paris School of Economics)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克拉克(Andrew Clark)认为,理由十分简单。当失业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丢掉工作对于声誉的损害就会降低。换言之,如果其他很多人也失去工作,自己失业时的感觉就会相对“好”一些。

实际上,如果失业率达到足够高的水平,就业和失业之间的福祉差异就不复存在。一般而言,高失业率地区的平均幸福度,要低于低失业率的地区。然而,在英国,如果一个地区的平均失业率超过20%,则幸福度上的差异就会彻底消失。如果不是独自承受,那么坏事也不会显得太坏。

秘诀5:想幸福?找个胖朋友吧!

经济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的新证据似乎表明,我们对他人体重的关注丝毫不亚于对自己体重的关注。人们总是更希望苗条一些——或许是因为这样更容易找到约会或结婚的对象,甚至能更快地升迁。然而,对于我们许多人而言,如果我们常常拿来和自己做对比的人变胖了,我们自己体重增加的成本就会降低。简言之,如果我身边的人变胖了,那么我不用太费劲就能比他们苗条。

经济学家戴维•G•布兰奇弗劳尔(David G. Blanchflower)、安德鲁•奥斯瓦德(Andrew Oswald)和贝尔特•范兰德赫姆(Bert Van Landeghem)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与体重在健康范围内的人(BMI体重指数在18.5至25之间)相比,存在体重问题的人(BMI指数在30或以上)明显更不快乐。然而,当看到其他同性别的同龄人与自己一样重,甚至更重时,肥胖人群的幸福感往往会更强烈。这也适用于同一家庭内的不同个体:当伴侣的体重也在增加时,自己的体重就不那么烦人了。

我们的幸福感与他人体重之间的这种正相关关系,为当前西方肥胖症的流行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心理学解释。当其他所有人都超重时,我们在心理上就更容易接受自己变胖的事实——当然,前提是我们当中大部分人对食物的热爱要远远大于节食。

秘诀6:离婚让人幸福?

研究发现,平均而言,在任何一个指定时间点,离婚人士报告的幸福感往往比已婚人士低得多。尽管这种结果可能在许多人的意料之中,但在同一时间点对两组个体进行的此类代表性抽样比较,经常会导致严重误导性的结论——就本例而言,就是离婚让人们不幸福。

首先,任何人都不会轻易做出离婚决定,它不太可能是出于一时冲动。人们甚至可以辩称,离婚必定让人们感到幸福,因为人们只有在离婚的益处超过成本时才会离婚。这就引出一个重要的问题:离婚前后那段时期,人们的幸福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根据心理学家埃德•迪耶内(Ed Diener)的说法,对男人来说,最糟糕的时期是离婚前一年;而对女人来说,最糟糕时期是离婚前两年,在离婚前一年,她们的幸福感即将反弹。这种规律可能反映出绝大多数离婚是妻子主动的事实。

离婚后,男人将需要将近两年,女人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让离婚对幸福感的影响变得积极,并保持积极。也就是说,离婚夫妇往往因为分手而变得更加幸福。

秘诀7:幸福可以传染?

幸福有许多好处。更幸福的人往往更健康、更长寿、挣得更多。他们通常也会从事更多的志愿工作、更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发出更多心理学家所说的“杜兴微笑”(Duchenne smile),即真诚的微笑。让人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幸福可以传染。

全球畅销书Connected的作者詹姆斯•福勒(James Fowler)和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Nicholas Christakis)发现,如果你身边那些人际网络中重要的朋友、家人与邻居,有许多都很幸福,那么你将来也会幸福很多。他们表示,更准确地说,如果居住在离你1英里内的一个朋友生活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你的生活幸福感就会增加25%。

存在同样效应的还有同居配偶(幸福感提升8%)、居住在1英里之内的兄弟姐妹(14%)和邻居(34%)。这意味着,幸福传播的强度似乎更多有赖于社会交往的频繁度(与地域邻近相关),而不是社会关系的深度。哎呀,可惜出于某种原因,这并不适用于工作场合。

那么,为什么幸福能够传染?一个原因或许是,幸福的人会与亲朋好友分享好运气(例如,提供实际的帮助,或在经济上慷慨解囊)。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幸福的人往往会改善自己的行为,会对周围的人更加友好,或不那么有敌意。又或许只是因为正面情绪具有高度传染性。

相关文章
咨询热线
400-990-7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