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文章

心理文章

Center for dynamic

【婚姻心理咨询】闪婚与闪离

发布日期:2015.11.18

【婚姻心理咨询】闪婚与闪离

随着80后,90后成为婚恋市场的主体,两个以前时代未曾有的词汇出现了:闪婚与闪离。明星们更把这两个词汇带入了大众的视野,如当年李湘与李厚霖,去年黄奕与姜凯,近来大S与汪小菲。一桩婚姻起码牵涉小夫妻俩、双方父母三个家庭,闪婚与闪离,影响了许多家庭。近年来为类似事件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渐增。

闪婚大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理性型的,男女双方从相貌才学、社会地位、物质条件、家庭背景等方面互相看好,一见合意,正是理想对象,毫无疑虑,于是迅即成婚。一种是激情型的,不见得门当户对,有的甚至打开始就不被家人看好,遭到反对,但太有感觉了,所有阻力都反向变成了动力,一头扎进了婚姻。第三种是被闪婚型的,由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找到了一个在父母眼里满意,自己看来也还不错的人成婚。

然而闪婚之所以成为一个社会话题,原因不光是它不符合许多人头脑中传统的婚恋观,更在于闪婚经常跟着闪离。心理咨询中我们常说,心理的基本功能是适应环境,适应不了,要么换心理,要么换环境。闪离就是心理适应不了已婚的环境,而转换环境。为何适应不了呢?有的是结婚太快,相互未有充分了解,婚后才发现两人价值观、生活态度等迥异。有的还带着在原生家庭中的沟通习惯,未能成功发展出两人的良好沟通模式,容易产生分歧,遇事无法协调一致。有的对婚姻没有思想准备,进入婚姻后,处不好婆媳关系、女婿与岳父岳母的关系等,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产生困难,生发裂痕。因为80后,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以前被家人照顾、呵护惯了,习惯少付出多索取,比较强调自我,短时间的婚前相处,未能发展出婚姻中所需要的接纳、包容,容易因一系列生活小事产生分歧,为着洗碗、挤牙膏、逛商场之类的生活小事大闹不痛快,走向闪离。概括来看,走向闪离的,往往是男女双方生理成熟,但心理不够成熟,或未有能力在婚前发现两人的差异,或在婚后没能很好地处理与配偶的关系及双方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没能力自如处理家庭生活琐事。尤其激情型闪婚的,多是内心有缺失、有情结的人,更容易被一时的激情蒙蔽眼睛,为成长付出代价。

闪婚也有许多成功的例子。比如我的一个女性朋友,曾经有过一段维系了几年,付出过很多的恋情,然而在准备走向婚姻的时候,对方抛弃了她。她痛定思痛,一方面进行心理咨询抚平创伤,学习心理学不断自我成长,越来越明确自己的需要,一方面大量相亲,阅人无数。当她见到现在的先生时,一眼见到就知道找到了“Mr right”,一星期内两人就无话不谈,一个月后即结婚,婚后很幸福。对比闪婚成功,生活幸福的人和闪婚后痛苦走向闪离的人,他们的区别还在于心理的成熟度。每个人都需要走过一段心理成长的历程,心理成熟的人在婚姻中才能游刃有余。有的父母本身关系融洽,情商高,容易培养出心理健全成熟的孩子。有的年轻人没那么幸运,未能在原生家庭中学会夫妻相处之道,甚至有种种早年的情结影响今后夫妻关系,他们或者需要通过社会历练,经由一些痛苦,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来成长,或者也可以选择参加心理成长小组,当然最快的方法是直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自己快速成长。

由于社会对婚恋的包容度变大,很多人会轻易选择换环境,选择闪离。但婚姻毕竟是一桩大事,无论怎样还是大伤人元气的。如果不能从一次婚姻的失败中成长,令自己的心理趋于成熟,也难以在第二次婚姻中得到幸福。

我们常说,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都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闪婚与闪离看起来是个人的事,其实终究还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结果。目前中国学校强调学识的教育,婚恋教育从小学到大学都基本是缺失的。社会其实非常需要对未婚男女进行婚前培训与心理辅导。目前越来越多的专业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大可以开设婚姻恋爱教育系列辅导课程,帮助青年男女提高心理成熟度,增加对于婚恋的理性认识。这样即便是闪婚,也是闪得有理由有底气的,容易成功。鉴于心理的成熟与否,与认知有很大关系,走认知路线的短程心理辅导与咨询机构尤其可以在这方面帮助到正值婚恋期的年青人。
 

相关文章
咨询热线
400-990-7290